to myself 的分类学习日志

做自己想做的事
posts - 232, comments - 6,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0

Linux启动过程

Posted on 2010-10-23 21:42 kongkongzi 阅读(376)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linux

 

剖析Linux系统启动过程

                   原文地址: http://www.5dmail.net/html/2004-11-29/20041129102711.htm

内容提要
  本文以RedHat9.0i386平台为例,剖析了从用户打开电源直到屏幕出现命令行提示符的整个Linux启动过程。并且介绍了启动中涉及到的各种文件。

  阅读Linux源代码,无疑是深入学习Linux的最好方法。在本文对Linux启动过程的介绍中,我们也尝试从源代码的视角来更深入的剖析Linux的启动过程,所以其中也简单涉及到部分相关的Linux源代码,Linux启动这部分的源码主要使用的是C语言,也涉及到了少量的汇编。而启动过程中也执行了大量的shell(主要是bash shell)所写脚本。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笔者将整个Linux启动过程分成以下几个部分逐一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下图:

  当用户打开PC的电源,BIOS开机自检,按BIOS中设置的启动设备(通常是硬盘)启动,接着启动设备上安装的引导程序lilogrub开始引导LinuxLinux首先进行内核的引导,接下来执行init程序,init程序调用了rc.sysinitrc等程序,rc.sysinitrc当完成系统初始化和运行服务的任务后,返回initinit启动了mingetty后,打开了终端供用户登录系统,用户登录成功后进入了Shell,这样就完成了从开机到登录的整个启动过程。

           

下面就将逐一介绍其中几个关键的部分:


  第一部分:内核的引导(核内引导)

  Red Hat9.0可以使用lilogrub等引导程序开始引导Linux系统,当引导程序成功完成引导任务后,Linux从它们手中接管了CPU的控制权,然后CPU就开始执行Linux的核心映象代码,开始了Linux启动过程。这里使用了几个汇编程序来引导Linux,这一步泛及到Linux源代码树中的“arch/i386/boot”下的这几个文件:bootsect.Ssetup.Svideo.S等。

  其中bootsect.S是生成引导扇区的汇编源码,它完成加载动作后直接跳转到setup.S的程序入口。setup.S的主要功能就是将系统参数(包括内存、磁盘等,由BIOS返回)拷贝到特别内存中,以便以后这些参数被保护模式下的代码来读取。此外,setup.S还将video.S中的代码包含进来,检测和设置显示器和显示模式。最后,setup.S将系统转换到保护模式,并跳转到 0x100000

  那么0x100000这个内存地址中存放的是什么代码?而这些代码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0x100000这个内存地址存放的是解压后的内核,因为Red Hat提供的内核包含了众多驱动和功能而显得比较大,所以在内核编译中使用了“makebzImage”方式,从而生成压缩过的内核,在RedHat中内核常常被命名为vmlinuz,在Linux的最初引导过程中,是通过"arch/i386/boot/compressed/"中的head.S利用misc.c中定义的decompress_kernel()函数,将内核vmlinuz解压到0x100000的。

  当CPU跳到0x100000时,将执行"arch/i386/kernel/head.S"中的startup_32,它也是vmlinux的入口,然后就跳转到start_kernel()中去了。start_kernel()"init/main.c"中的定义的函数,start_kernel()中调用了一系列初始化函数,以完成kernel本身的设置。start_kernel()函数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来建立基本的Linux核心环境。如果顺利执行完start_kernel(),则基本的Linux核心环境已经建立起来了。

  在start_kernel()的最后,通过调用init()函数,系统创建第一个核心线程,启动了init过程。而核心线程init()主要是来进行一些外设初始化的工作的,包括调用do_basic_setup()完成外设及其驱动程序的加载和初始化。并完成文件系统初始化和root文件系统的安装。

  当do_basic_setup()函数返回init()init()又打开了/dev/console设备,重定向三个标准的输入输出文件stdinstdoutstderr到控制台,最后,搜索文件系统中的init程序(或者由init=命令行参数指定的程序),并使用 execve()系统调用加载执行init程序。到此init()函数结束,内核的引导部分也到此结束了,

    第二部分:运行init


  init的进程号是1,从这一点就能看出,init进程是系统所有进程的起点,Linux在完成核内引导以后,就开始运行init程序,。init程序需要读取配置文件/etc/inittabinittab是一个不可执行的文本文件,它有若干行指令所组成。在Redhat系统中,inittab的内容如下所示(“###"开始的中注释为笔者增加的)

  #
  # inittab       This file describes how the INIT process should set up
  #               the system in a certain run-level.
  #
  # Author:       Miquel van Smoorenburg,

  #               Modified for RHS Linux by Marc Ewing and Donnie Barnes
  #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networking)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   4 - unused
  #   5 - X11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表示当前缺省运行级别为5(initdefault)
  id:5:initdefault:

  ###启动时自动执行/etc/rc.d/rc.sysinit脚本(sysinit)
  # System initialization.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l0:0:wait:/etc/rc.d/rc 0
  l1:1:wait:/etc/rc.d/rc 1
  l2:2:wait:/etc/rc.d/rc 2
  l3:3:wait:/etc/rc.d/rc 3
  l4:4:wait:/etc/rc.d/rc 4
  ###当运行级别为5时,以5为参数运行/etc/rc.d/rc脚本,init将等待其返回(wait)
  l5:5:wait:/etc/rc.d/rc 5
  l6:6:wait:/etc/rc.d/rc 6

  ###在启动过程中允许按CTRL-ALT-DELETE重启系统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 When our UPS tells us power has failed, assume we have a few minutes
  # of power left.  Schedule a shutdown for 2 minutes from now.
  # This does, of course, assume you have powerd installed and your
  # UPS connected and working correctly.
  pf::powerfail:/sbin/shutdown -f -h +2 "Power Failure; System Shutting Down"

  # If power was restored before the shutdown kicked in, cancel it.
  pr:12345:powerokwait:/sbin/shutdown -c "Power Restored; Shutdown Cancelled"

  ###2345级别上以ttyX为参数执行/sbin/mingetty程序,打开ttyX终端用于用户登录,
  ###如果进程退出则再次运行mingetty程序(respawn)
  # Run gettys in standard runlevels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5级别上运行xdm程序,提供xdm图形方式登录界面,并在退出时重新执行(respawn)
  # Run xdm in runlevel 5
  x:5:respawn:/etc/X11/prefdm -nodaemon

以上面的inittab文件为例,来说明一下inittab的格式。其中以#开始的行是注释行,除了注释行之外,每一行都有以下格式:
  id:runlevel:action:process

  对上面各项的详细解释如下:

  1. id

  id是指入口标识符,它是一个字符串,对于gettymingetty等其他login程序项,要求idtty的编号相同,否则getty程序将不能正常工作。

  2. runlevel

  runlevelinit所处于的运行级别的标识,一般使用06以及Ss016运行级别被系统保留:其中0作为shutdown动作,1作为重启至单用户模式,6为重启;Ss意义相同,表示单用户模式,且无需inittab文件,因此也不在inittab中出现,实际上,进入单用户模式时,init直接在控制台(/dev/console)上运行/sbin/sulogin。在一般的系统实现中,都使用了2345几个级别,在Redhat系统中,2表示无NFS支持的多用户模式,3表示完全多用户模式(也是最常用的级别),4保留给用户自定义,5表示XDM图形登录方式。79级别也是可以使用的,传统的Unix系统没有定义这几个级别。runlevel可以是并列的多个值,以匹配多个运行级别,对大多数action来说,仅当runlevel与当前运行级别匹配成功才会执行。

  3. action

  action是描述其后的process的运行方式的。action可取的值包括:initdefaultsysinitbootbootwait等:

  initdefault是一个特殊的action值,用于标识缺省的启动级别;当init由核心激活以后,它将读取inittab中的initdefault项,取得其中的runlevel,并作为当前的运行级别。如果没有inittab文件,或者其中没有initdefault项,init将在控制台上请求输入runlevel

  sysinitbootbootwaitaction将在系统启动时无条件运行,而忽略其中的runlevel

  其余的action(不含initdefault)都与某个runlevel相关。各个action的定义在inittabman手册中有详细的描述。

  4. process

  process为具体的执行程序。程序后面可以带参数。

  第三部分:系统初始化

  在init的配置文件中有这么一行:

  si::sysinit:/etc/rc.d/rc.sysinit

  它调用执行了/etc/rc.d/rc.sysinit,而rc.sysinit是一个bash shell的脚本,它主要是完成一些系统初始化的工作,rc.sysinit是每一个运行级别都要首先运行的重要脚本。它主要完成的工作有:激活交换分区,检查磁盘,加载硬件模块以及其它一些需要优先执行任务。

  rc.sysinit约有850多行,但是每个单一的功能还是比较简单,而且带有注释,建议有兴趣的用户可以自行阅读自己机器上的该文件,以了解系统初始化所详细情况。由于此文件较长,所以不在本文中列出来,也不做具体的介绍。

  当rc.sysinit程序执行完毕后,将返回init继续下一步。


第四部分:启动对应运行级别的守护进程


  在rc.sysinit执行后,将返回init继续其它的动作,通常接下来会执行到/etc/rc.d/rc程序。以运行级别3为例,init将执行配置文件inittab中的以下这行:

  l5:5:wait:/etc/rc.d/rc 5

  这一行表示以5为参数运行/etc/rc.d/rc/etc/rc.d/rc是一个Shell脚本,它接受5作为参数,去执行/etc/rc.d/rc5.d/目录下的所有的rc启动脚本,/etc/rc.d/rc5.d/目录中的这些启动脚本实际上都是一些链接文件,而不是真正的rc启动脚本,真正的rc启动脚本实际上都是放在/etc/rc.d/init.d/目录下。而这些rc启动脚本有着类似的用法,它们一般能接受startstoprestartstatus等参数。

  /etc/rc.d/rc5.d/中的rc启动脚本通常是KS开头的链接文件,对于以以S开头的启动脚本,将以start参数来运行。而如果发现存在相应的脚本也存在K打头的链接,而且已经处于运行态了(/var/lock/subsys/下的文件作为标志),则将首先以stop为参数停止这些已经启动了的守护进程,然后再重新运行。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是当init改变运行级别时,所有相关的守护进程都将重启。

  至于在每个运行级中将运行哪些守护进程,用户可以通过chkconfigsetup中的"System Services"来自行设定。常见的守护进程有:

  amd:自动安装NFS守护进程
  apmd:高级电源管理守护进程
  arpwatch:记录日志并构建一个在LAN接口上看到的以太网地址和IP地址对数据库
  autofs:自动安装管理进程automount,与NFS相关,依赖于NIS
  crondLinux下的计划任务的守护进程
  namedDNS服务器
  netfs:安装NFSSambaNetWare网络文件系统
  network:激活已配置网络接口的脚本程序
  nfs:打开NFS服务
  portmapRPC portmap管理器,它管理基于RPC服务的连接
  sendmail:邮件服务器sendmail
  smbSamba文件共享/打印服务
  syslog:一个让系统引导时起动syslogklogd系统日志守候进程的脚本
  xfsX Window字型服务器,为本地和远程X服务器提供字型集
  Xinetd:支持多种网络服务的核心守护进程,可以管理wuftpsshdtelnet等服务

  这些守护进程也启动完成了,rc程序也就执行完了,然后又将返回init继续下一步。

    第五部分:建立终端


  rc执行完毕后,返回init。这时基本系统环境已经设置好了,各种守护进程也已经启动了。init接下来会打开6个终端,以便用户登录系统。通过按Alt+Fn(n对应1-6)可以在这6个终端中切换。在inittab中的以下6行就是定义了6个终端: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2: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3: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3
  4: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4
  5: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5
  6: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6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2345的运行级别中都将以respawn方式运行mingetty程序,mingetty程序能打开终端、设置模式。同时它会显示一个文本登录界面,这个界面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登录界面,在这个登录界面中会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而用户输入的用户将作为参数传给login程序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第六部分:登录系统,启动完成

  对于运行级别为5的图形方式用户来说,他们的登录是通过一个图形化的登录界面。登录成功后可以直接进入KDEGnome等窗口管理器。而本文主要讲的还是文本方式登录的情况:

  当我们看到mingetty的登录界面时,我们就可以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系统了。

  Linux的账号验证程序是loginlogin会接收mingetty传来的用户名作为用户名参数。然后login会对用户名进行分析:如果用户名不是root,且存在/etc/nologin文件,login将输出nologin文件的内容,然后退出。这通常用来系统维护时防止非root用户登录。只有/etc/securetty中登记了的终端才允许root用户登录,如果不存在这个文件,则root可以在任何终端上登录。/etc/usertty文件用于对用户作出附加访问限制,如果不存在这个文件,则没有其他限制。

  在分析完用户名后,login将搜索/etc/passwd以及/etc/shadow来验证密码以及设置账户的其它信息,比如:主目录是什么、使用何种shell。如果没有指定主目录,将默认为根目录;如果没有指定shell,将默认为/bin/bash

  login程序成功后,会向对应的终端在输出最近一次登录的信息(/var/log/lastlog中有记录),并检查用户是否有新邮件(/usr/spool/mail/的对应用户名目录下)。然后开始设置各种环境变量:对于bash来说,系统首先寻找/etc/profile脚本文件,并执行它;然后如果用户的主目录中存在.bash_profile文件,就执行它,在这些文件中又可能调用了其它配置文件,所有的配置文件执行后后,各种环境变量也设好了,这时会出现大家熟悉的命令行提示符,到此整个启动过程就结束了。

  希望通过上面对Linux启动过程的剖析能帮助那些想深入学习Linux用户建立一个相关Linux启动过程的清晰概念,进而可以进一步研究Linux接下来是如何工作的。

 

Linux启动过程详解

原文地址:http://roclinux.cn/?p=1301

·         本原创文章属于Linux大棚》博客,博客地址为http://roclinux.cn。文章作者为rocrocket
为了防止某些网站的恶性转载,特在每篇文章前加入此信息,还望读者体谅。

===

[正文开始]

启动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信息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计算机必须在最开始就找到它。这是因为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PnP特性等等。在此之后,计算机心里就有谱了,知道应该去读取哪个硬件设备了。

启动第二步--读取MBR

众所周知,硬盘上第0磁道第一个扇区被称为MBR,也就是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它的大小是512字节,别看地方不大,可里面却存放了预启动信息、分区表信息。

系统找到BIOS所指定的硬盘的MBR后,就会将其复制到0×7c00地址所在的物理内存中。其实被复制到物理内存的内容就是Boot Loader,而具体到你的电脑,那就是lilo或者grub了。

启动第三步--Boot Loader

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一切准备。

Boot Loader有若干种,其中GrubLilospfdisk是常见的Loader

我们以Grub为例来讲解吧,毕竟用lilospfdisk的人并不多。

系统读取内存中的grub配置信息(一般为menu.lstgrub.lst),并依照此配置信息来启动不同的操作系统。

启动第四步--加载内核

根据grub设定的内核映像所在路径,系统读取内存映像,并进行解压缩操作。此时,屏幕一般会输出“Uncompressing Linux”的提示。当解压缩内核完成后,屏幕输出“OK, booting the kernel”

系统将解压后的内核放置在内存之中,并调用start_kernel()函数来启动一系列的初始化函数并初始化各种设备,完成Linux核心环境的建立。至此,Linux内核已经建立起来了,基于Linux的程序应该可以正常运行了。

启动第五步--用户层init依据inittab文件来设定运行等级

内核被加载后,第一个运行的程序便是/sbin/init,该文件会读取/etc/inittab文件,并依据此文件来进行初始化工作。

其实/etc/inittab文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设定Linux的运行等级,其设定形式是id:5:initdefault:”,这就表明Linux需要运行在等级5上。Linux的运行等级设定如下: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3:有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4:保留,未使用

5:有网络支持有X-Window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6:重新引导系统,即重启

关于/etc/inittab文件的学问,其实还有很多,在后序文章中设计到的,卖个关子,敬请期待,呵呵

启动第六步--init进程执行rc.sysinit

在设定了运行等级后,Linux系统执行的第一个用户层文件就是/etc/rc.d/rc.sysinit脚本程序,它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设定PATH、设定网络配置(/etc/sysconfig/network)、启动swap分区、设定/proc等等。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etc/rc.d中查看一下rc.sysinit文件,里面的脚本够你看几天的:P

启动第七步--启动内核模块

具体是依据/etc/modules.conf文件或/etc/modules.d目录下的文件来装载内核模块。

启动第八步--执行不同运行级别的脚本程序

根据运行级别的不同,系统会运行rc0.drc6.d中的相应的脚本程序,来完成相应的初始化工作和启动相应的服务。

启动第九步--执行/etc/rc.d/rc.local

你如果打开了此文件,里面有一句话,读过之后,你就会对此命令的作用一目了然:

# This script will be executed *after* all the other init scripts.
# You can put your own initialization stuff in here if you don’t
# want to do the full Sys V style init stuff.

rc.local就是在一切初始化工作后,Linux留给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地方。你可以把你想设置和启动的东西放到这里。

启动第十步--执行/bin/login程序,进入登录状态

此时,系统已经进入到了等待用户输入usernamepassword的时候了,你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帐号登入系统了。:)

===

漫长的启动过程结束了,一切都清静了

其实在这背后,还有着更加复杂的底层函数调用,等待着你去研究本文就算抛砖引玉了:)

本文参考了如下文章,精炼荟萃而成:

http://bbs.chinaunix.net/thread-835918-1-1.html

http://hi.baidu.com/fembed/blog/item/b9f0881f51145866f624e4be.html

http://baike.baidu.com/view/9485.htm

Linux启动过程分析-霍丙全-山东滨州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

Linux启动过程分析与优化-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感谢上述文章作者:)

 

参考:

         http://chenguang.blog.51cto.com/350944/258774 



 

 

Linux grub系统启动配置文件

原文出自【比特网】,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soft.chinabyte.com/281/11103281.shtml

[导读]Linux grub启动时会在/boot/grub/中寻找一个名字为menu.lst的配置文件,如果找不到此文件则不进入菜单模式而直接进入命令行模式。

  经过长时间学习Linux grub,,你可能会遇到Linux grub问题,,这里将介绍Linux grub问题的解决方法Linux本身是这个操作系统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内核是完成那些最基本操作的程序,它负责其他程序(如文本编辑器程序)的启动与终止、内存申请处理硬盘访问、网络连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忘记root密码,如果是Linux grub

  1.出现Linux grub画面时,用上下键选启动Linux的哪一项,按e

  2.上下键选择 kernel /boot/……… 然后按e

  3.修改现在见到的命令行,加入single 结果如下:

  kernel /boot/vmlinuz-2.4.20-8 single ro root=LABEL=

  4.回车返回,按b键启动,single模式启动后直接进入linux命令行

  直接执行: passwd root

  修改密码,你的密码就搞定

  Linux grub启动时会在/boot/grub/中寻找一个名字为menu.lst的配置文件,如果找不到此文件则不进入菜单模式而直接进入命令行模式。menu.lst 是一个文本文件,你可以用任何一个文本编辑器来打开它。每一行代表一个配置命令,如果一行的第一个字符为井号"#"则这一行为注释,你可以简单地用增加或减少注释行来改变配置。

我的menu.list: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 that
#          all 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boot/, eg.
#          root (hd0,0)
#          kernel /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          initrd /initrd-version.img
#boot=/dev/sda

default=0
timeout
=5
splashimage
=(hd0,0)/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CentOS (
2.6.18-194.el5)
    root (hd0
,0)
    kernel 
/vmlinuz-2.6.18-194.el5 ro root=/dev/VolGroup00/LogVol00 rhgb quiet
    initrd 
/initrd-2.6.18-194.el5.img

  编辑menu.lst,一般会有以下各行

  timeout second

  设定在second秒之后引导默认的操作系统。 蓝点Linux grub默认是timeout 5,就是5秒没有其他指令就引导系统,如果设成-1,则Linux grub会一直等待直到用户选择一个选项为止。

  default num

  默认启动第num+1行选项,也就说default=0则默认启动菜单第一行的操作系统,default=1则启动第2行的系统,如此类推。

  splash pathname/filename

  指出开机画面的文件所存放的路径和文件名,如splash /boot/logo/800x600x8.img 是指用在/boot/logo路径下的800x600.img文件作为开机画面

  title OSname title

  后面的字符就是你在菜单项上所看见的选项,你可以写上Linux grub操作系统的名字和描述,如用title BluePoint Linux, Single Mode 代表这一选项是引导蓝点Linux的单用户模式。 下面结合两个系统引导描述来解释几个引导选项的意义

  title BluePoint Linux, Default Mode

  root (hd0,1)

  kernel /boot/vmlinuz vga=auto root=/dev/hda2

  hd0是指第一个硬盘(主硬盘) (hd0,1)是指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分区。 kernel /boot/vmlinuz 是指出Linux核心的路径在/boot/vmlinuz中。vga=auto 是设定显示模式,root=/dev/hda2是指把第一个硬盘的第二个分区作为根挂载点("/")

  title Microsoft Windows

  root (hd1,0)

  chainloader (hd1,0)+1

  root (hd1,0)这是指第二个硬盘(从硬盘)上第一个分区

  chainloader (hd1,0)+1 装入一个扇区的数据然后把引导权交给它。

  以上是Linux grub启动系统介绍。

 
参考:
        1、http://www.linuxsir.org/main/?q=node/129 
        2、http://itbbs.pconline.com.cn/network/11355071.html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知识库   博问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