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rt url(http://www.cppblog.com/CuteSoft_Client/CuteEditor/Load.ashx?type=style&file=SyntaxHighlighter.css);@import url(/css/cuteeditor.css);
稳定的分层:
数学家/物理学家常常会说:“c是个常量,p是个参量,v是个变量”。他们的意思是这三个都是可变的,但是存在一种可变的层次差别。c构成全局条件,p构成全局性更弱的一种条件---他可以在c固定时保持变动,最后v可以在c和p保持固定时变来变去的。
设想牙科医生不可能让病人的位置变来变去的,但是医生自己变动位置是有用的。其中的概念便是:c是病人,p是病人的牙齿,而v是医生本人。
框架和嵌套:
在框架语言中,可以说情景的心智表示包含着彼此嵌套的框架。
设想有若干个柜子,每个柜子上可以装若干个抽屉,这些抽屉可以放进“子框架”,你可以把别的柜子压缩后放进去,这个过程可以递归。
在思想层面,我们会把“人”的概念扭曲压缩。比如在羽毛球赛球场上,你会把人考虑成一个队员,你已经把“人”这个概念压缩到“羽毛球赛”中去了。
用框架进行知识表示的理论依赖于这样一个想法:世界是由半封闭的子系统构成的。
滑动:
我们会把想法进行变形,我们必须要适时的产生使得概念变形的能力,没有什么绝对不变的东西。也不能把事情弄得模凌两可的,以至于根本丧失意义。
我们会把圆形“滑动”为椭圆形,或者凹陷的圆形。但是不会把圆形“滑动”成三角形,虽然他们都是闭环图形。

跳跃性和全局后退:
设想有一条狗,目标要获得一块骨头,前方有一面栅栏,栅栏有门。
“新手”会直接冲向栅栏有骨头的位置,然后碰到栅栏过不去了,就会“旺旺。。”。“老手”会先跑到门口,绕过门口然后再跑向骨头。
这里有一个思维跳跃性的过程,曲线救国的方式,在多次直接方式取得不好的后果后,高级的思维需要跳出原有的思维,后退几步来看待问题。这在深度学习上,是一种经验演变。但是他应该可以从思维的不同层次的滑动中推演出来。
演员系统:
框架+演员=符号。演员之间传递消息,但是消息的解释取决于演员自己的特性,于是符号的内容将由框架和演员共同决定.演员是信号的启发器
多重表示:
副总统是政府这部汽车的备用轮胎。概念骨架不仅必须存在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还需要存在于不同概念“维度”上。
关于人工智能的几个的问题:
1.程序能否写出优美的乐曲?
会的,但不是现在。音乐是情感的语言,精神世界不可低估。能有如此能力的“程序”必须得能自己走进这个世界,在纷繁的世界中与生活抗争,并每时每刻体验到自己的感受。他必须懂得暗夜里凉风带来的喜悦与孤独,懂得对于带来温暖爱抚地手掌的渴望,还要能体验到一个人死去后引起的心碎与生活。明了放弃与厌世,悲伤与失望,决心与胜利,虔诚与敬畏。能把希望/恐惧/烦恼/欢乐/宁静/不安等对立的情绪混合到一起。。。。
2.是否可以在低层次设置核心参数控制程序?
不能,如同人不会在意自己每天死掉几千个神经原一样,我们几乎没事,除非你要给大脑做手术折腾的太厉害。但这已经不属于低层次控制
3.人工智能是否存在超智能?
可能和规模有关,我们也许有一个临界点,也许人类已经位于零界点之上。有一天会达到全能自我认知,即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将演变为“我在思我所思”。
也许人工智能有一天达到了人类的智能,但是他会进入下一阶段。我们可能还不知道那是什么样的。
4.是否存在能击败任何人的下棋程序?
可能已经有,但是现在还只是下棋。
跳出下棋,普遍的去看,真正的只能必然依赖于一种纵览全局的能力---即可以说是在程序中编入了一种“跳出系统外”的能力。一旦实现了这一步,你就无法再完全控制这个程序了,他将超过一个特定的临界点,那时你不得不与你造出来的东西打交道。

智能的可抽取性


为阐明大脑中发生的思维过程,有两个基本问题  

 一个是解释低层次的神经发射通讯是如何导致高层次的符号激活通讯的,

另一个是自足地解释高层次的符号激活通讯——建立一个不涉及低层神经事件的理论。

如果后者是可能的——这是目前进行的所有人工智能研究的基础中的一个关键假设——那么智能就可能实现于不同于大脑的其它硬件上。那将表明智能是一种可以从它所在的硬件中"抽取。出来的性质——换句话说,智能将是一种软件性质。

这将意味着意识和智能这一现象的确和大多数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一样是高层次的它们有自身的高层规律,这些归律依赖于低层,但又可以从低层中抽取出来。相反如果没有全部由神经原(或模拟神经原)组成的硬件就绝对无法实现符号触发模式的话,这将意味着智能是一种局限于人脑的现象,比起那种可以用一个具有若干不同层次的规律体系来说明的现象,对它的

释要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