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250  评论-20  文章-55  trackbacks-0
 

  一

  那年冬天,由于工作失意,便带着悲观的色彩看世界、看人生。

  一天,朋友来我家,指着房前的一棵树问:“你看看,这树上有多少片叶子?”

  “一片也没有呀。”我看了一眼房前那棵光秃秃的树,脱口答道。

  “真的没有一片吗?我倒看见了很多很多的树叶。”朋友说。

  “它们在哪呢?”

  “就在每一根光秃的枝条里。这些还藏在枝条里的叶子,虽然处在严寒的冬天,但它们看到的却是温暖的春天,所以,它们才会满怀信心地等待、孕育、积蓄着力量,等春天一到,就齐刷刷地绽放在枝头。”

  等我再看房前的那棵树时,仿佛真的从光秃的枝条里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绿叶。

  “如果一个人处在人生的冬天,”朋友说,“也能像冬天光秃枝条里的叶子一样,看到春天,看到春天的希望和温暖,那么,在一个人的心灵里,也会拥有无数的‘绿叶’,拥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在那个寒冷的冬天,朋友的话,让我看到了人生的春天和希望的绿叶。

  二

  曾经,,我做生意,因错失了一次赚钱的机会,整天唉声叹气。

  一天,父亲拿出一袋种子,说是要把它扔掉。“一袋好好的种子,为什么要扔掉呢?”我问。

  “这是一袋去年的种子,今年的春天过了,对于这些种子来说,没有发芽的机会了。不能发芽的种子,留着有什么用呢?”父亲说。

  “但明年还有春天呀。”我提醒父亲说,“等到明年春天,把它们播种下去,不是照样可以发芽吗?”

  “种子错过了今春,还有明春,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孩子,错过了一次成功的机会,就永远错过了吗?没有!因为明年还有成功的春天啊!”父亲说。

  当你为自己错失一次机会而后悔时,别忘了提醒自己一声:明年还有春天。

posted @ 2015-08-20 14:33 jay 阅读(7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第一次

  幼儿园时我一只手的拇指得了灰指甲,需要每天都在装满药水的瓶子里浸上一会才能治愈。晚饭后,爸爸就会坐在小椅子上,我则和他面对面坐在更小的木凳上,依偎在他的怀里听他讲故事,也就能安静地把拇指伸进药瓶中了。

  爸爸总是张开双臂把我满满地揽在怀里,一边讲故事一边轻轻摇晃着身体。我不记得更小的时候睡摇篮是什么滋味,但长大后爸爸轻摇着的怀抱,就是我记忆里的摇篮了。

  爸爸是女孩生命中最爱她的那个男人,被父爱深深呵护过的女孩长大后,也往往会表现得更加自信和宽容。爸爸的拥抱,温柔得让我不能不在没有他陪伴的岁月里好好珍爱自己,不然,他一定会难过。

  第二次

  年轻时爱情总是惊心动魄,失恋更是山崩地裂。某一年夏天我被爱情所伤,带着一道原以为再也好不了的伤独自去旅行。那时候山峡还是最原始的模样,游轮上全是陌生人,反而让我感到安全。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时候背过无数遍的唐诗宋词,只有当你站在傍晚的船头,让江面上的风掠过双肩,才能感触到自然的博大神奇。忽然想流泪,为了之前如此浅薄的伤愁。

  一个大男孩走过来揽过我的肩膀,他是同船的台湾游客,他说:“让我抱抱你。”我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拒绝。他把我抱在怀里,我看到他性感的喉结微微抖动,身上有好闻的肥皂香。“不论发生了什么,都会好起来的。”他说。那一刻,我觉得我已经好了。

  两个陌生的人,一个陌生的拥抱,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却温柔了我好多好多年,让我从此谨记,哪怕走进最黑暗的人生境遇,女人也要拥有一个好看的样子。

posted @ 2015-08-19 15:50 jay 阅读(4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我有个朋友,性格内向,不善交际,毕业后在家待业,问她未来打算时总是壮志酬酬:“准备考公务员。”

  撑不住年年失利的打击,终于在另一个朋友的帮助下,在一家小有名气的影楼做美工。

  因为都在一个城市,晚上总会不时聚聚,刚开始大家体谅她不是对口专业,抱怨工作难做也是情理之中,遂纷纷表示安慰。

  只是到了后来,聚会渐渐演变成她一个人的抱怨专场脱口秀,大家安慰不能,慢慢的聚会的心思也就淡了。

  接到朋友电话的时候,正是工作时间,我在整理材料,简单寒暄两句便直接问她是不是有什么事,可以直接说,只是朋友似乎没有听出我的意思,依旧用平时不紧不慢的语调先是说了自己实在适应不了原来的修图工作,要求领导换了工作,现在在给影楼拉业务之类,业务并不好做。我打断她还要准备继续的吐槽,带上耳机:“我下班时间会帮你问问,不过我的同事基本都结婚了,你也不要报太大希望。”

  朋友瞬间变得很激动,说没关系,没有结婚的个人写真还有宝宝照都是有优惠的。

  “那如果是婚纱照都有什么优惠,外景一般都有哪些?有什么套餐可选?”问完,我拿出笔记本。准备顺便记一下。

  朋友愣了一愣,期期艾艾:“我刚做,还不太了解,要不,要不你去我朋友圈看看去,我把优惠活动的方案都分享了。”

posted @ 2015-08-19 15:48 jay 阅读(5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小薇谈过两次恋爱。

  一次是闺蜜撬走男友,爱情友情一起GAMEOVER,再好脾气的人都会发狂。大家帮忙出主意,想出各种报复这对男女的招儿,小薇只要稍微借鉴一下,就会让俩人吃不了兜着走。可,大家说得义愤填膺,小薇却没事儿人似地淡淡回一句:“随他们去吧,希望他们能白头偕老。”

  第二次是男友小心眼。小薇和一个男同事出去吃饭,被男友看到,就闹腾,逼问到底有没有亲密关系。小薇不解释,直接提出分手,男友也爽快答应,然后迅速消失。大家都觉蹊跷,觉得大概这男人早想分手,又怕小薇赖上他,所以故意找碴儿吧,对这样的人就得给点颜色看看。小薇虽然也气,却还是一咬牙,说:“这样的人,早点分开也好。”

  这样的好脾气,让大家集体无语,继而觉得,这丫头是不是有点傻啊。

  在工作上小薇也很有“傻”的天赋。同事们勾心斗角,表面上笑呵呵,背后捅人刀子,巴不得把人家都踩下去,自己当精英。小薇也遭遇过许多冷刀子,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以牙还牙,把对方嚣张气焰打压下去,小薇却像没事儿人一样,既不寻仇,也不在领导面前告状,只是和对方保持距离,让人家想伤也伤不了她。

  对领导,小薇更缺乏对策。别人都马屁拍不断,要么说好听的,要么送礼物,要么来点潜规则什么的,小薇却无动于衷。别人劝她,她还振振有词:“我凭真本事吃饭,干吗要出卖灵魂讨好别人?”清高的结果就是,别人的年终奖都比她拿得多。

  不肯面对现实,学不会圆滑处世,这也算是一种“傻”吧。

  更傻的是,奖金比别人低,工资没别人高,干起活来却一个顶俩。凡是份内事,小薇总是做得又快又好,效率这么高,领导当然也愿意多分派活儿,于是,分外事儿也做了很多,贴时间贴精力,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却一句怨言都没有。

  小薇的傻名声算是彻底坐实。更出人意料的是,某天她忽然找到老板,要求自己带团队,并把之前的工作业绩全部亮出来。老板虽表示赞赏,却还是把小薇打发了回去。小薇可不打算就这么算了,隔几天,再次找到老板,再次做出同样的要求。

  三次过后,她主动卷铺盖走人,到了别家公司,找到别的老板,做了同样的要求。前前后后,找了不下三十家公司,要求惊人一致。也有人觉得她实力不错,希望她降低要求先锻炼锻炼,她却不肯,坚持原则。

posted @ 2015-08-18 16:56 jay 阅读(69)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一次上课,一个女孩子垂头丧气的跟我说,老师,我考了四次四级,还没过,究竟是为什么。

  我说,你真题做了吗?单词背了吗?

  她拿出已经翻破了的真题,跟我说,你讲的所有的题目我连答案都记得,单词书也背了很多遍了,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过不了。

  这是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学生,因为在我眼中,四级考试是难度不大。据说,每年通过率有将近百分之八十多,那些没过的百分之十几还包括了裸考的和放弃治疗很久的人。我想,一个人要多有毅力,才能一直保持在后百分之十几稳定的不过。

  可是,看着这个学生满满的笔记,我心想,看起来是很努力啊,为什么还不过。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草草的聊了几句,我就继续上课了。

  在路上我再次想到了她,发现无解。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医生知道病人有病,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医治他一样。

  第二天她又带着厚厚的笔记来问我。

  我只能使出大招:你这么努力,放心吧,下次你肯定能过。

  那学生讪讪的说,但愿如此。

  对这个世界来说,没有什么果是没有因的,即使现在因看不出来,但也一定是存在的。很快,我找到了这个女孩子的因。

  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那个女孩子,她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结课那天,我去她的位置,指了指她身边的同学,问她身边的一个女孩子:你认识她吗?

  她说,认识龙哥,是我同学。

  我说,她为什么总是逃课?

  她笑笑说,她事情比较多。

posted @ 2015-08-18 16:55 jay 阅读(6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大学宿舍卧谈会时我们讨论过类似的问题,最后几乎统一得出的结论是:不是优秀的人不合群,只是在他们合群的圈子里没有你罢了。

  记得我高中那会儿,八个人一个宿舍,其中就有一位舍友就可以归类为大家认为的那种“优秀的人往往不合群”的那种人。

  高一那会儿,我和大家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都觉得他太装、和我们太玩不来了,不就是每次考试都能稳居全校前几名吗,不就是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数学竞赛都得了一等奖吗,不就是平时喜欢捣鼓点小玩意然后就很“不要脸”去参加什么科技创新大赛得了一些奖吗……

  有什么了不起的,对,当时我就是天真地这么想的,其余舍友也是这么认为的,虽然平时在宿舍他和我们都客客气气,有什么宿舍活动也会一起参加,但就是觉得他融不进我们这个小团体中来,说的话也最少。那时候我们都觉得他就是傲,恃才傲人。

  高一那一整年,我们七个人都会有意无意故意刁难挖苦他。经常他到外面捣鼓一些小发明回宿舍晚了,我们就会怪声怪气似有似无地嘲讽他说:哎哟,大发明家终于回来了啊!今天又有什么重大发明快拿来给我们瞧一瞧啊,下次也带上我们呗;又或者某次月考他又是全班前几,全校前十,我们又会说,哎哟,要是我们和你一样那么努力学习就好了,教教我们可好

  但每次我们这样好像可以刁难他时,他都会说,好啊,下次我们一起去弄吧;好啊,以后我们可以一起学习的,好像他不会生我们气似的。往往这时候我们都会觉得他好假,然后七个人阴阳怪气大声笑喊道:“记得下次叫上我们哦~~”。

  他确实这样做了,每次他去干点什么得时候,都会问我们要不要一起去干。但我们每次不是在打篮球踢足球就是在宿舍斗地主,所以每次都会和他说,你去吧,下次再叫我们,没看我们正玩着的嘛。

posted @ 2015-08-18 16:54 jay 阅读(7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小薇谈过两次恋爱。

  一次是闺蜜撬走男友,爱情友情一起GAMEOVER,再好脾气的人都会发狂。大家帮忙出主意,想出各种报复这对男女的招儿,小薇只要稍微借鉴一下,就会让俩人吃不了兜着走。可,大家说得义愤填膺,小薇却没事儿人似地淡淡回一句:“随他们去吧,希望他们能白头偕老。”

  第二次是男友小心眼。小薇和一个男同事出去吃饭,被男友看到,就闹腾,逼问到底有没有亲密关系。小薇不解释,直接提出分手,男友也爽快答应,然后迅速消失。大家都觉蹊跷,觉得大概这男人早想分手,又怕小薇赖上他,所以故意找碴儿吧,对这样的人就得给点颜色看看。小薇虽然也气,却还是一咬牙,说:“这样的人,早点分开也好。”

  这样的好脾气,让大家集体无语,继而觉得,这丫头是不是有点傻啊。

  在工作上小薇也很有“傻”的天赋。同事们勾心斗角,表面上笑呵呵,背后捅人刀子,巴不得把人家都踩下去,自己当精英。小薇也遭遇过许多冷刀子,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以牙还牙,把对方嚣张气焰打压下去,小薇却像没事儿人一样,既不寻仇,也不在领导面前告状,只是和对方保持距离,让人家想伤也伤不了她。

  对领导,小薇更缺乏对策。别人都马屁拍不断,要么说好听的,要么送礼物,要么来点潜规则什么的,小薇却无动于衷。别人劝她,她还振振有词:“我凭真本事吃饭,干吗要出卖灵魂讨好别人?”清高的结果就是,别人的年终奖都比她拿得多。

  不肯面对现实,学不会圆滑处世,这也算是一种“傻”吧。

  更傻的是,奖金比别人低,工资没别人高,干起活来却一个顶俩。凡是份内事,小薇总是做得又快又好,效率这么高,领导当然也愿意多分派活儿,于是,分外事儿也做了很多,贴时间贴精力,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却一句怨言都没有。

posted @ 2015-08-17 14:56 jay 阅读(4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M是朋友中的烘焙达人,常常聚会时带上最新作品,让我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大家常常开玩笑,她不开间蛋糕房真是可惜,每当这时,全职太太M便幸福微笑“都是给老公儿子做吃的练出来的”,可是那天,我们再次这样赞美,她却没有半点笑容,沉默放下蛋糕。

  大家问出了什么事。

  M犹豫了一会,勉强地微笑:事情就出在蛋糕上。烘焙是爱好也是技能,我想用它成全点自己的小事业,回家和老公儿子商量开间蛋糕房,小区门口有闲置门面,平时销售产品,周末可以给主妇们做烘焙学堂,可是,两个男人众口一声反对,挺意外的。

  我们问反对的理由,M说:他俩觉得开间店太耗时间,儿子马上升初中,谁照顾孩子照顾家?这么久不工作,他们对我的能力也很怀疑。还有,开店虽然花费不大,但是毕竟是项支出,老公不同意,我也不好随便动用钱。可是,这么多年我也就这么点自己的念想,立刻被否定,而他们的想法,无论多小,我都尽力帮着完成,这种对比多少有些失落。

  M说完自嘲地笑。

  成年人学会的重要本领就是在别人的家事和自己的私事上立刻闭嘴,于是,我们礼貌地沉默了。

  我认识M很多年,她是这个年代贤妻良母的典范,也从来不是一个“主动”的人。她受过良好教育,原生家庭和睦,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幸福家庭的主妇,于是,她放弃做得不错的工作,相夫教子,如果没有这块蛋糕,她未必觉得失落——她的一切,在外人眼里,几乎是完美中产阶级的样本。

  可是,坦率地说,我们却生活在一个对职业女性和全职主妇都不够友善的时代。

posted @ 2015-08-17 14:56 jay 阅读(6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知乎刷Timeline的时候看到这个高回答的问题:社交恐惧是怎样的体验?忽然想起我也有有过这种体验,从得到它到离开它可花了自己不少的时间,2014年的1月到2015年的6月,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了。直面它,多少让我有些不自然,但是,我有什么好羞愧的呢,这也是我的一部分,很高兴摆脱了它。就像《罗琳小传》里,J.K.罗琳描述她那段饱受抑郁折磨的痛苦经历:“我从来没有为自己曾经抑郁沮丧而感到羞耻,从来没有。有什么好羞耻的呢?我度过了一段真正艰难的时光,我非常骄傲我能脱离那种生活。”

  患上社交恐惧是2014年1月,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那天和往常一样,我走在去书店的路上,突然间,心中产生了一种难以言状的感觉。心跳得很急很快,仿佛有什么让我害怕的事情正在发生,肩膀变得僵硬,像有无形的压力施加在双肩上。心烦意乱,恨不得马上逃离这里回到家。这和你们想的不一样吧?你们可能觉得,社交恐惧是潜移默化、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像我这样,似乎有一个定时炸弹,到了这一天,在我体内爆炸了。我也是,我从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患上社交恐惧(那时候的我还不清楚,以为自己身体不舒服),直到注意到自己的“症状”与一些社交恐惧的症状描述符合的时候,我才明白到自己患上了“社交恐惧”,但我还是不愿意接受。

  度娘对此是这样描述的:社交恐怖也是一种强迫观念,患病率较高。患者对与人接触感到苦恼。当然,谁都有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交恐怖,但发展成神经质症的症状时,其恐怖、痛苦程度非常之深,以至于回避与人接触,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障碍。

  我想,自己应该算是中度的吧。

  -与别人见面时不能……或者说是不敢正视对方,自己的视线与对方相遇就感到非常难堪和尴尬,甚至是苦恼。

  -在公共场合太过于紧张,或者在不熟悉的人的面前说话时,会觉得自己的声音不像是自己的。事后小声重复着自己说过的话,大惑不解,“为什么我的声音变成了那样了?”

  -不敢与人交流,只和宿舍的人交情好。隔壁的寝室基本没去过,大家只是点头之交。最怕就是路遇同学,跟他们又不熟悉,不敢上去怕被他们发现然后不得不进行谈话……但谈什么好呢谈什么好呢……因此在路上看见同学的背影立马就赶往另一条路或者是放慢脚步。

posted @ 2015-08-17 14:55 jay 阅读(6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想起以后的生活,时常会有一种危机感。想到二三十年后的自己,挎着菜篮,从农贸市场里走出来,走向公寓楼中的一个小小格子,而后煎炒烹炸,等着老公、孩子回家。

  这样的场景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妥,也许还带着点烟火的暖心。但是,想到“一辈子就这样了”、“平平淡淡过日子”之类的念头,心里总有些隐隐的惶恐。

  于是想尽力改变,把“努力”、“奋斗”等字眼贴在书桌前,尽力践行,并发现,在努力的身影之后,仍描不出未来的清晰模样。

  后来我想,谁不是在努力呢。演员努力拍戏,作家努力写书,是努力;清洁工努力把马路扫得干净,服务员努力把盘子端得平稳,也是努力。

  才发现,我们是不是对自己挑灯夜战的身影感动过度了,才向生活提了太高的要求,才对播下的种子寄予了太高的期望?

  坚持锻炼,大多数人并不会由此成为运动健将,拥有魔鬼身材,也许它只是给你一副相对更健康一点的身体,让你平平安安地躲过下一次流感。

  苦读一年考上了公务员,大多数人并不会从此踏上政治舞台,成为官场上呼风唤雨的人物,也许不过是得了一份可以安心干到老的工作,过年过节亲友聚会,腰板稍微挺直一点。

  保持读书的习惯,大多数人并不会成为作家文豪,也许它只会让你在十几年后,一个老公和孩子都不在家的周末下午,可以不无聊地度过一段独处时光。

posted @ 2015-08-15 14:46 jay 阅读(6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
共25页: First 2 3 4 5 6 7 8 9 10 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