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28, comments - 179, trackbacks - 0, articles - 1
  C++博客 :: 首页 :: 新随笔 :: 联系 :: 聚合  :: 管理

胡百师项目管理交流会之我见

Posted on 2008-05-20 12:58 chemz 阅读(2277) 评论(1)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Other

    本次讨论会议是博文视点发起并组织的这么一次主要关于项目管理的互动交流会议,目的是为一些企业界的项目管理者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探讨的机会。

  胡百师是台湾三商电脑公司的流程再造经理,于2007年11月完成了一个历时4年零7个月台湾铁路管理局大型系统整合项目,项目投资4亿RMB和1000人次规模,现年50岁,目前开始从事项目管理的资讯工作,游走于大陆各大高校的软件学院和企业培训市场,期望能够和大陆这边的软件从业者分享他们在台湾从事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本次会议对胡百师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心得和认知基本上表示认同,从中体会到了做管理的深和永无穷尽的真谛。但个人认为对于管理方面的问题很多的时候只可体会不可言传,有些东西是没有办法把这些都很准确全面地说出来的,所以讨论会议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方法技巧上以及一些个体看法层面上的东西比较多一些,真正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哪些才是一个团队必须要拥有和维护的基础和条件是不太容易洞悉和言表,因为这些东西直接涉及到了人作为社会单位的生活的意义和本质。

  因为项目虽然一般而言都会有比较短暂的生命周期,但是他依然是每一个参与者人生的一段永恒不可磨灭的经历,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也是在各种不同的活动周期中度过的,这样一来项目进行的过程就成为了参与其中的所有人的一段生活经历,那么这样一来项目运营所进行的一切活动或采取的手段都必将深深的影响到参与者的人生经历,同时参与者也会因为这一点而从人生经历的价值来衡量其参与度和价值发挥,也就是说是什么驱动了人们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投入多少心力和贡献多少资源?其实就是作为参与者的个体他在这个项目中会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项目对他这一阶段的人生经历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既然参与项目的个体的动机和行为是因为这些因素来左右和影响的,那么项目的管理者在实施项目的管理活动时就必须要将所有要实施的管理手段放在对参与者带来的影响上进行衡量,如果不能给项目参与者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来他所期望的积极的影响,那么这个管理手段就可以认为是消极的、无效的甚至于是邪恶的,即使看起来在短时间内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很可能还会立竿见影,但那就是一种“狼来了,狼来了”的游戏而已。可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两个人,无论是从生理、性格、技能、认知、兴趣、激情、人格等等方面都不可能有相同的地方,那么对这样一种永恒的真理和事实该如何管理呢?我们不可能面对1000个人给出针对每一个人的特有的管理手段,那是不是说管理就没有办法做了?肯定不是,那么既然是有办法管理的那么又怎么样去管理呢?其实对于一个生物种群而言他们都受其特有的遗传基因的控制,从而才能鉴别于其他的物种,这就是他们最根本的共同点,是永远也无法抹去的地方,而且还很多。这些所说的仅仅只是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理基础,那作为个体的心理和性格又可存在相同之处吗?从现代科学的研究来看,无论一个人的心理和性格是怎样的都受制于其存在于其体内的基因(比如:内向和外向,是否若曼谛克等),虽然目前的生命科学还没有办法洞悉这一切的奥秘,但是对于哲学上的因果起源论在生物体中同样是有效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表现全部来至于生理的本质和变化,而作为人的这个种群基本上在大街上随便拉上两个人去做DNA鉴定,其符合率都在80%以上,也就是说其实人还是有很多的共同基础和需要的,它驱动着人的每个思维和行为,那么管理就应该从这样一些地方入手才能够做到普遍性和本质性,做到从核心驱动表征的能力,那人到底什么才是共同的、基础的呢?

1. 生存

“生命的存在”我们称之为生存,这个概念是将人作为一种活体生物为了自己的新陈代谢而作出的种种努力的定义。虽然我们还不至于在一个项目活动中去威胁到某些人员的生命,但是在这里我想表明的含义是参与者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他自己是否存在于项目之中的这个层面,也就是说站在自我的角度上来讲就是他自己觉得是否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同时还包括项目中其他人员和管理者认为他是否有必要和价值存在于这个项目中,第三个层面就是作为项目这个事实活动表明他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如果一个项目的参与者不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他存在于这个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么他会认为他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因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将其清除出局,因为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群居动物”必须要在各种方面依附于具有社会性质的组织才能够生存。其实很多领导在管理一个项目、团队、部门、企业等等组织的时候就忽视了这一点的必要性,所采取的很多管理手段、行为和思想所创造和维系的生态环境是不利于加重“生存”这个含义的,甚至于让组织的生态体系变得残忍不堪。

2. 生活

在有了生存的基础之后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人员就会为了能够高质量活动而努力奋斗,这里所指的生活是指一个项目成员在项目这个生态环境中的行为和活动。也就是所每一个人在项目当中都必须要有充分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学习、工作、自主、权力、责任、资源等等方面,有了这些空间他们才能够在这个空间中开展活动,主宰自己的行为意识发挥自主能动意识,才能够达到一致以来追求的积极主动和责任这两个永恒的目标。

3. 满足

满足是人类最终的需求,人类的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对人类欲望满足的过程,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无一例外。当然这里将前面两个话题所提到的满足排除在外,主要是指精神和意志层面上的满足,对应于马施洛人本主义哲学中最高的人类需求。在项目活动中满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但不局限于此):

成长

尊重

地位

魅力

权力

责任

决策

资源

荣誉

Feedback

# re: 胡百师项目管理交流会之我见  回复  更多评论   

2008-09-21 22:14 by malf
从人的生物本质的特异和共同基础上,来指明管理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驱动项目参与者的创造力、参与度、贡献力,很是精辟。。。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博客园   IT新闻   BlogJava   知识库   博问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