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蔚如蓝
C++学习者
posts - 0,  comments - 1,  trackbacks - 0
这阵子挺忙的,写小论文,收集整理资料,看外文文献,一下子找到了事做了,这种感觉挺好的,适度的忙碌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件好事。
     今天有点累,停下手头的事,写篇小文吧,回忆一下十一的北京之旅和我的那些朋友们。
     我们四人,大学时都是单纯的男孩,现在想来是同龄人中的“少不更事者”吧。小谭,湖南人,生活简单,为人热情,学习一丝不苟但又不苛求自己;阿飞,山东人,为人热情,为朋友两肋插刀,永远的真诚;老沈,福建人,长得很魁梧,字写得好,喜欢闯荡,不畏困难;至于我呢,江苏人,没什么特点,喜欢历史,喜欢思考,有点人缘。
     大学的四年,过得时候觉得很慢,可再回首时又觉得是那么的匆匆。那时遇到的人很多,经历的事也很多,但最终能够成为好朋友的人却只有这几个了。物以类聚,人以情分,这里的“情”是性情、性格。时间的变迁奠定了我们的友情,没有任何说法,就是意气相投。毕业一年多,我们很想见见,回忆以前的点点滴滴,看看彼此的变化。我们知道,随着我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天南海北,我们就很难走到一起了。
    难得的机会,我们几个大学时最好的几个哥们都能抽出身来,我们就定下来到北京的小谭那聚聚。选择北京,原因一:作为祖国的首都,很想去看看;原因二:我和老沈去那的车比较好买票。
    初到北京我竟没有陌生的感觉,我发现自己确实是长大了,到哪都能心安,置身于这个初次谋面的城市,我只有新奇感。北京的天气很好,不像西安那时的雨天,就在见到小谭的那刹那,我又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这就是我的朋友,能够畅吐心扉的朋友。不过他的衣服不是很合适他,他本来看上去很小孩的样子,穿上了那件衣服就像三十多岁的男人。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听他说话,典型的湖南普通话,很有特色,特别是他独特的蜡笔小新的声调,在西安的时候我就比较怀念的。
    中午,老沈也到了,他比以前更黑了,头发乱乱的,单肩背着个包,有点流浪者的样子,不过还是比较酷的。老沈不善言辞,但人很实在。他家里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他显然不是作为小儿子惯着长大的,他很独立,很自信,很有闯荡的勇气。
    有一个遗憾,就是我们可爱的阿飞不能和我们相聚,本来我们打算去他那的,但他的单位太偏远了,时间不够,而他也不放假,这个是本次北京之旅的最大遗憾了。希望下一次的相聚时大家能够都到齐。
    在北京的五天过得很开心,小谭的接待很热情,他给我们安排了行程,负责我们的住宿和饮食,可以说是很费心吧。其实,我也知道,只有自己的朋友来了才会这么上心的。小谭说我们到的前一天他没睡好,太兴奋了。其实,我也没睡好,虽然是卧铺车厢,我只是睡了不到4个小时,是激动吧。
    在北京我们去了颐和园、故宫、北海、明十三陵。我记得在颐和园时,老沈和我们走失了,这个家伙有时候还真迷糊啊。颐和园是真正的皇家园林,跟大唐芙蓉园仿造的就是不一样。故宫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有意思,想来古时候的皇帝在这么个地方一直呆着确实也很难受的。北海除了个象征性的白塔也没别的东西了,不过白塔本身也没什么意思。倒是泛舟湖上的感觉不错,以前也划过几次船,但天气都不如那天的好,清风徐徐的吹过,我们还听到有人唱起了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时间,我仿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这种感觉在登上华山西峰时也有过,一种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感觉。为了去明十三陵,我们费了不少力气,光是去那就用了4个小时,那天我们走了许多路,不过谁也没有喊累。
    这次的北京之旅的本意就不是旅游,而是为了相聚。在离开的那天,我说不知道大家的下一次相聚会是什么时候,小谭说了:只要相聚就一定能够走到一起。我深以为是。
    回到学校,学习的压力又重新回来,我又回到了日常的忙碌中,闲暇时,我会想起我的朋友,一条短信,一声问候,让他们知道我虽然联系不多,但我一时也没有忘记他们。有时,我一人走在这个校园里,这个大学时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会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变化,但不会变的是自己从心里认可的朋友,这种朋友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不会易得了。
    最后,希望小谭和老沈能快点找个对象,阿飞能够早点结婚,大家都能有个好的未来。
    
posted on 2006-10-20 00:11 晴天没云 阅读(109)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 所属分类: 个人空间

<2025年7月>
2930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12
3456789

常用链接

留言簿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搜索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