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0  评论-0  文章-40  trackbacks-0

自己的话:

这个帖子来自铁路在线论坛,原帖地址 http://bbs.ourail.com/thread-128358-1-1.html

我认同的部分用红色标出。老规矩,欢迎任何理性讨论,如果不能做到这点,请不要回帖。


<---原文开始

目前中国的高铁正处在风口浪尖,因为723动车事故,连带中国高铁,成为媒体精英妓者们抨击的对象。作为一个所谓体制内人士,我为高铁说句公道话。首先申明,本人和铁路没有关系,只是一个普通的高铁爱好者和一个普通的某行业工程师。


首先,一个工程,其难度与复杂性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难以体会的。基本的科学原理往往是清晰明了的,只要肯钻研,就会发现基本原理往往十分简单,符合逻辑,我相信普通智商的人都能够理解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但是要将这些科学原理变成工程上可以实现,可以使用的产品,却并不容易。往往要经历一个非常长期,非常痛苦的过程。举个电磁兼容的例子,英阿马岛战争时,英国非常先进的驱逐舰谢菲尔德号被阿根廷空军击沉。究其原因,是由于谢菲尔德号的电磁兼容一直没有解决好,导致其防御雷达系统对卫星通讯信号造成影响,为了进行卫星通信,军舰不得不关闭远程对空警戒雷达。对于一艘主力驱逐舰来说,远程警戒雷达无异于自身的耳目,关闭后就等于陷入盲聋状态,危险至极。但该舰却不得不作出关闭雷达的选择。而正是这些关键时机,被阿根廷空军抓住战机,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战术配合,终于用飞鱼导弹将这艘排水量3200吨,造价高达两亿美元的英国最先进的军舰击沉。大家可以想想,英国是老牌工业强国,电磁理论的开山鼻祖麦克斯韦也是英国人,此时距麦克斯韦发现麦克斯韦方程组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而英国这个老牌的工业强国在工程上仍然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巨大难题。本人只是一个小小的工程师,但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难题,辛酸,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我相信中国高铁这样超级复杂的巨型工程,中国的工程师从引进的200公里时速发展到380公里时速,其中一定碰到许许多多的工程难题,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工程师度过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一定有许许多多的工程师半夜2、3点躺在床上就是不能入眠,因为这是我的切身体会。其中的痛苦绝不是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发文件确保安全,到抢险现场要坐空调车接受采访,住五星级宾馆的无能官僚所能理解的。也绝不是那些媒体精英、妓者一张嘴上下翻飞,把别人的工作踩得一无是处那么简单。



其次,对一个工程来说,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如果有人说某个工程不出问题,我可以断定他要么是撒谎,要么是无知。大家知道,工程中有一个可靠性指标叫MTBF,即平均无故障时间,举个例子,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生产的AN/FPS-117全固态、L波段、远程、三坐标防空警戒雷达,它的MTBF指标是多少呢?1076小时,即工作45天出现故障是在指标范围内的。我不知道高铁这样超级复杂的工程,它的MTBF是多少,但我相信不会很高。因为如果没有冗余的话,MTBF预算就是一个串联模型,那么多元器件串联计算,它的MTBF能有多高?说这个不是说高铁出故障可以接受,而是告诉大家工程的客观规律就是这样。我们应该做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将产品做得越来越好。高铁是新生事物,就像自己的孩子,你们有谁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打碎花瓶就将他骂得体无完肤的?甚至想杀死他?

对任何一种交通工具,要想绝对安全是不可能的。当然,这不是说723事故是应该的,而是说在事故发生后,应该做的是找出事故产生的原因,是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故障原因要说清说透,以后绝不犯同样的错误,而不是根据一个事故就将这个工程,甚至搞这个工程的人一棍子打死,永世不得翻身。如果都这样的话,社会还怎么发展,还有人敢去搞创新吗?还会有飞机、汽车吗?我看到不少试图占领道德高地的记者,其犯的错误也不少,不真实的,造谣的报道不少,可是并没有人将他们一棍子打死。中国高铁需要的是善意的批评,需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借机煽动仇恨与对立,甚至借事故成为媒体的狂欢,成为攻击国家根本制度的话柄。

最后,对此次又一轮降速,又一次倒退,我不是业内人士,不好说是对是错。但是我希望中国的高铁和高铁工程师们,一定不要丢了你们的精气神,一定不要萎靡不振。不管受了多大的委屈,不管有多么恶毒的攻击,你们一定要把小老虎嗷嗷叫那样的勇气和上进心拿出来,一定相信自己会比别人干得更好。不要像那些文科妓者们那样:“你们怎么可能比别人速度更高?”,不要像他们那么猥琐。我相信经过这些痛苦的过程之后,中国的高铁回首望去,一定能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看待这些挫折。借用一首诗赠高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万重山。”
posted on 2011-08-16 13:10 无毁湖光 阅读(94) 评论(0)  编辑 收藏 引用